感恩,有力且溫柔的字眼,在成長即是默契的時代,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阿斯科特領結上的波點紋、餐桌上噴香的火雞和一點點慶祝的儀式感,讓你抓住最好懂的胃和笑容。
感恩,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這一天不僅是為對父母、對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激,還包括陌生人以及一切美好事物。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自古就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撣心、報得三春晖”的傳統美德。
11月22日,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感恩節随冬而至。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 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感恩節的由來要一直追溯到美國曆史的發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處在饑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隻有50來人。這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于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并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

在第一個感恩節的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歡聚一堂,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後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将獵獲的火雞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活動。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獵、捕捉火雞,女人們則在家裡用玉米、南瓜、紅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這樣,白人和印第安人圍着篝火,邊吃邊聊,還載歌載舞,整個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第一個感恩節的許多慶祝方式一直流傳後代。
在感恩節的這一天呢,外國的一些國家都會舉行盛大的集體活動。而感恩節起源地——美國舉行的活動,自是不可能不隆重的。美國當地最著名的慶典則是從1924年開始的梅西百貨感恩節遊行(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

不過,不同的地區慶祝感恩節的方式也是有不同的。例如:
美國人:團聚、狂歡、購物、飲食
加拿大人:無關宗教的歡慶節日
埃及人:假裝為玉米哭泣
猶太人:建小屋在星光下舉行宴會
希臘人:蛋糕水果供奉農業女神
還有要注意的是,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與感恩節的絕緣。英國人不過感恩節,對他們來說,唯一一個最重要的節日是聖誕節。歐洲人沒有美洲大陸的那些經曆,沒必要感謝遠在另一大洲的印第安人,所以他們沒有感恩節。因為這個節日有着深厚的美國曆史由來,并且涉及當時的宗教。很多人以為感恩節是歐美地區都流傳的節日,其實這是錯誤的。一般來說,在感恩節這天祝賀歐洲人“感恩節快樂”是一個很不禮貌的行為,很可能會招來反感。

感恩節雖然是西方的節日,但卻是世界的主題。
常懷感恩之心,不念人過,不思人非,不計人怨,最終施及别人,惠澤自己。
自在豐盛的宴談
一枝贈你馥郁的野玫瑰
和美式咖啡的濃醇
在被守望的早晨與夜晚
托予人美夢
映出你清澈目光深處
徹夜不滅的焰火與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