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期“麓山語言與文化論壇——語言學分論壇”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19-10-21 責任編輯:聶清 作者:李炎燕
10月18日下午3點,第四十七期 “麓山語言與文化論壇——語言學分論壇” 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甯靜樓3-6會議室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湖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和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聯合舉辦。應邀出席本期論壇的點評專家有湖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的白解紅教授、秦裕祥教授、鄧雲華教授、唐燕玲教授、萬光榮教授、陳敏哲教授,以及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的雷志敏教授、李海軍教授、劉芬教授。此次論壇的主講人為湖南師範大學的闫超博士、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的李炎燕博士和袁昕博士,論壇由湖南師大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2019級博士生侯芳主持。
闫超博士的主講題目為“論朝漢語核心名詞在關系小句内的連續性及其共變特征”。該研究從認知視角出發,基于事件域認知模型,分析朝漢語核心名詞在關系小句中的各自特征,認為漢語是構件完整型語言,而朝鮮語是構件轉喻型。
李炎燕博士的主講題目為“英漢語态非原型構式對比研究”。她先對國内外英漢語态研究進行細緻梳理,指出已有研究忽視了非原型類别,也沒有對英漢語态非原型構式的承繼連接、語義擴展等特征提供系統的認知闡釋;希望通過對英漢語态非原型構式承繼、語義關聯特征的對比研究,為英漢語言對比、語态範疇習得和教學,及跨文化交流提供參考。
袁昕博士的主講題目為“應試型閱讀習慣對中國大學生英語學術閱讀策略使用模式的影響”。從定量和定性的角度詳細分析了中國大學生英文學術閱讀策略的使用情況,以及中國大學生英語學術閱讀策略使用模式背後的影響因素。認為應試型閱讀習慣是影響元認知閱讀策略和輔助型閱讀策略的重要因素,對于高層次元認知閱讀策略的使用情況并不能說明閱讀能力水平的高低。
論壇現場,老師和同學在互動環節向主講人積極提問,點評專家則結合主講人的報告内容,從研究内容、整體思路、預期目标,到研究方法等諸多方面進行了高屋建瓴的精彩點評,為主講人更深入探究問題提供啟發和幫助。現場氣氛熱烈,學術氛圍濃厚。
最後,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劉芬院長對此次論壇活動進行總結,肯定了三位博士在論壇上精彩的科研分享,并對教授專家們孜孜不倦的學術追求和認真負責的學術态度表示感謝。白解紅教授則感謝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的大力支持,希望同學們繼續秉承“麓山語言學論壇”最初提出的 “根植學術,交流借鑒” 的宗旨,發揚學術争鳴的精神,在論壇這個平台上相互之間多交流、多學習。同時希望加強學校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共同促進校際間學術交流的繁榮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