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系2015年赴深圳就業調研報告

發布時間:2015-12-16 責任編輯:趙瓊  作者:趙瓊  來源:外語系學工辦 

   2015年12月1-6日,在學校招生就業處的支持下,外語系黨總支副書記王艾紅、就業專幹趙瓊、2007、2010屆畢業生輔導員張安以及2011、2014屆畢業生輔導員陳茂赴深圳開展就業調研工作。
        本次調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外語系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及用人單位的需求,以促進系部教育教學改革,提升畢業生就業服務水平。
        調研期間對深圳市易貴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用人單位進行了回訪,實地考察了用人單位規模,了解了用人單位2016年的招聘計劃與用人需求,聽取了單位負責人對我系人才培養方面的建議,并從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以及實習基地等方面進行了探讨。還召集了2004-2015屆的32位校友進行座談,采集校友信息,挖掘優秀校友的典型事迹材料。
        現将此次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用人單位對我系畢業生的評價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建議
        本次走訪的5家用人單位負責人對我系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對他們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水平也給予了一緻的肯定。
用人單位也就外語系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下列中肯的建議。
      1、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明确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确立目标,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自己将朝哪個方向努力。深圳易貴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經理說,目前應屆畢業生跳槽頻率高,流動性大,穩定性欠缺,缺乏職業規劃,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沒有明确目标。希望學生在校期間能加強學生就業觀念的培養以及職業選擇的理性培養,提高學生在用人單位的穩定性。
      2、除專業知識的學習外,更要注重學生隐性職業素養的提升,尤其是外貿人才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加強培養:
       ①自信心。 深圳易貴科技有限公司謝總說,其實我們很多學生的能力是差不多的,比如英語口語,現在畢業的學生水平其實比他高,但是就是不敢開口與客戶交流,從而談不好業務。學校在校期間可以結合每個同學的特長進行一些相關活動的組織,讓學生們發揮自己所長,培養自信心。
       ②責任意識。用人單位表示,能力的高低并不是他們選聘人才的首要條件,工作能力很多方面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與訓練得到提升。是否有責任意識、有擔當才是他們招聘人才考慮的重要因素,也是與學校建立長期合作的重要基礎。
        ③發散性思維。易貴公司的謝總表示他們公司很重視企業文化,他們HR等行政部門會為每一名員工舉行不同的生日慶祝,這就需要她們打破思維定勢,設計不同的生日party,往往缺乏發散性思維,不具備策劃能力的HR就沒辦法勝任這個崗位,所以他們在招聘行政文員時考慮的就是這個人是否具有發散性思維的模式。老師在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可以多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進行多向思維,弱化思維定勢,使創造力得到最大發揮。
       ④溝通能力。校友蔡學姐目前是兩家公司的負責人,她表示溝通能力在外貿業務員這個崗位是一個核心競争力,曾有業務員跟蹤一個客戶6個月竟然還不完全了解客戶的需求,而她隻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對客戶做了全面的了解并簽下了訂單。溝通能力的培養是學會“雙向溝通”和“多方位溝通”,做到“溝而暢通”。
        ⑤立足基層的就業觀念。要培養學生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潛下心來從基層做起,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
        3、建議在國貿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相關銷售和心理學課程。多家單位負責人表示,外貿人才除了基本的語言功底外,是否能理解客戶的心理、具有良好的銷售技巧和溝通能力尤其重要。
        4、外貿人才要加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了解不同國家客戶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加強對不同行業知識、背景的了解,學校要與不同行業的企業建立實習合作,安排學生在校期間到不同行業的單位進行見習、學習,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與就業面。
       5、小語種人才供不應求,市場對懂2門以上語言的學生需求更大,尤其是西班牙語、德語、韓語等,建議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多開設1-2門小語種。
       6、學校要建立與企業就業實習的長期合作機制,加強企業需求調研與合作的力度。做好畢業生回訪工作,深入了解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後所需的知識,更合理的開設課程,更好的為企業培養并輸送質量過硬的服務管理型人才。

        二、校友信息的收集
         此次共走訪了深圳地區32名校友,涉及01級至11級學生。
         确立了深圳校友會的總負責人以及01級、03級、04級、05級、08級、09級、11級各年級分會負責人。建立了深圳校友會微信群,目前在線人數55人。共收集優秀校友典型11人,有HR總監1人、财務總監1人、外貿業務經理1人、以及公務員1人以及7名自主創業的校友。
          通過校友資源的整合,可以拓展我們的就業市場和就業實習基地,這次調研發現,自己創辦企業的校友都表示強烈的用人需求,也希望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其次可以為我們系學生明确就業方向,提供較多成功的典型案例的職業生涯發展道路。更重要的是通過校友論壇可以為我系的人才培養方案獻計獻策,提供最新的資訊,同時可以為我們系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提供切實可行的模式和途徑。 
 
           三、調研啟示 
            1  、我們要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走訪過程當中,雖然用人單位普遍對我們的畢業生評價比較滿意,但在我們與學生座談交往的過程當中,我們畢業生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像在與人交流、為人處世方面。我們作為老師在學校除了傳授書本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從心靈上去感染學生,從行動上去影響他們,通過多種途徑去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協調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誠信以及吃苦耐勞的能力,以更好的适應社會。
            2、合理的進行課程設置。我們的課程安排應充分考慮到社會市場需要和用人單位需要,對相關課程進行調整,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大四學生的課程時間設置盡量在11月份結束所有課程,并且第二外語盡量在低年級開始開設。讓老師走進企業,深入企業,讓學生在學校能學到專業最新領域的知識,能掌握到目前企業的用人需求,而不是陳舊的課本知識;縮短學校與企業的對接時間,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内适應工作崗位。要努力改變學生忽視基礎理論學習的傾向,提高學生學習基礎理論課的興趣。
           3、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重點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就業課程安排不能隻流于形式,要講究實效性。要幫助學生從入校開始就認清專業就業形勢與方向,樹立就業意識。要培養學生主動就業、推銷自己的意識,改變學生被動就業的局面。同時要引導畢業生正确看待畢業擇業,正确看待簽約和失約,樹立誠信意識,減低違約率。
          4、加強與企業合作的深度。一方面可以安排學生在校期間分階段到企業進行不同層次的專業實習。同時結合學生畢業設計與就業,可以利用學生畢業實習的時間,由企業負責人與學校老師共同擔任論文指導老師參與畢業設計,解決學生畢業設計與就業時間沖突的矛盾。甚至可以考慮校企合作對學生進行相關行業技能的培訓。也可以邀請不同行業的企業專家對低年級學生與專業老師一起進行進行專業教育,讓學生一入學就對專業就業方向有明确的認知。
          5、深度挖掘畢業4年以上的校友資源,不斷開拓就業市場。在本次調研中,我們發現畢業4年以上的學生大部分都已成為企業或單位的骨幹或部門負責人,在單位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些校友一方面可以為我們的就業指導提供鮮活的案例題材;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分布在不同行業,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的用人單位的就業信息,同時可以推薦學生就業。

          總之,通過本次調研,除了更深入了解我們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外,也加強了與用人單位的溝通與合作,同時也收獲了很多人才培養的建議。也很欣喜的看到我們有很多優秀的畢業生能運用自己所學創造自己的事業。我們希望學校今後能把這種調研活動常态化,把其作為就業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擴大實習基地範圍,不斷開拓就業市場,提高我們學生的就業質量。不斷積累校友資源,提升學校的聲譽和影響力。

版權所有: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洪山路98号